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场终于来了。(简单,不凑数)

五篇策论:“从安国全军之道论治国之策”   “国富论”  “民勤于田,尤困,何解?”

“正世风以复古道,何解?”    “异族窥边,有何长久之策?”

前两篇还好,就是正常的议论文,只要观点正确,相关论证明确,思路清晰,一般不会有大的偏差。后面的三篇就难了,一考民政,管理百姓,二考治理地方,宣扬民风,三考大视野,关乎国家民族之大义。

袁睿花了半天的时间思考,一直在纸上比比划划,想着怎么才能把自家的思路写清楚。

简单吃完中饭,午休了一会,袁睿开始动笔。

对于治国之策,他的观点是,要想国家安定,首先要统一思想,要让所有的官员、生意人还有农民,都要知道国家安定的意义所在。

再就是,想要国家安定,就要保护国家的安全,维护所有国民的利益不受伤害。

对于军队建设,他的观点首先是,军人要知晓报效国家的本质,只有国家安定,才能让自家幸福。

也同时提出,要让军人没有后顾之忧,确保将士在外用命,家中平安。

接下来引出第二篇,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要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多开垦荒田,多打粮食,多生产生活物资,只有社会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物资,国家才能更加强大。

第三篇,要想让百姓富裕起来,就要让百姓不能光顾着种田,还要想着怎么种田,怎么才能让田地产出更多的东西。

第四篇,他倡导要树立榜样,加强官府奖励,减轻赋税......

他不知道这个题目是谁出的,但是他的理解就是这样,也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慢慢的书写。

刚刚写完第四篇,天就黑了下来,他伸伸懒腰,看着自己写完的文章,感觉要修改才可以,要是完全按照自己的这种写法,别说中了,考官不给自己定罪就不错了。

吃完晚饭,他一下子点了两支蜡烛,开始修改,特别一些措辞不是很合适的地方,是他关注最多的,这一全神的投进去,直到蜡烛快燃完了,他才意识到已经很晚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简单洗了一把脸,吃了两口,他就赶紧把昨天的四篇策论先誊抄出来。原本想着时间还多,这一耽误,今天能抄完这些就不错了。

果然,直到天黑,他才刚刚把昨天的策论正式的誊抄完毕,算是完了一大半。

袁睿累了,不太想写了,明天就是最后一天,晚上就可以回家了,一些留下的蔬果能吃的几乎都被他吃了,仅仅留了一点干粮留在明天中午。

最后一天,看着最后一道策论,他明白时间确实不多,直接写会更好。

他把西北的穆勒、北面的花刺,东北的赤金,东海的矮鬼,南边的南趾这五大敌寇统称为五边,针对他们每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当然这些,都是后世很多专家长时间分析研究的成果,放在现在不晓得超前好多。

等到袁睿把这篇策论完全写完,离本次乡试结束的时间也就不到一个时辰。

八月二十八日,定安郡主周云岚嫁进了徐家大门。

随着圣上封赏的旨意,还有众多的赐品下来,让两家的婚礼更显得耀目起来。

这里还有一个好笑的事情,徐家的聘礼出门了才接到圣上封赏的消息,三十二抬的聘礼对于郡主来说,就不太好看了,按照规则,至少再加十六抬才正常。

这也就是徐家,徐光浚、徐小姐二人也有急智,一边让前面的人稍微慢点走,一边赶紧从库房里又鼓捣出一十六抬聘礼,紧跟在后面出了徐家,外人竟然根本没有看出来。

到了八月二十六日,添妆,催妆,周夫人也是把几份因为圣上册封郡主新来的赐品加在上面,算是凑够了九十六抬嫁妆送进了徐府。

京城的百姓总算见识了一下豪门婚礼的富贵,不说金银这些俗物,光是那些古物房田就堆满了一张张抬杠。

没办法,两家都不是一般家庭,再加上两人又都是老大,男方,是未来的魏国公,女方,是新进的定安郡主,在大夏,那是独一份。

九月初一,刚刚从前院请安回来的周郡主,看着手里徐小姐交来的象征内院财政大权的印章,也没有推辞,先接了下来,然后拉着徐小姐的手坐了下来。

“大妹,我们姐妹这么熟,我也不客套,我知道你以前很不容易,要照顾婆母的病,还要为家中的事情操心,以后如果需要我做什么,你尽管开口。”

“嫂子,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什么都不瞒你,母亲的病确实很严重,不能在京城长居,特别是大哥外出,是千万不能让母亲知道的,作为女儿,我只能先顾老的,嫂子莫怪。”

徐小姐脸上的那种感伤,其实周郡主看得出来,这事,她不能问的太细。


页面连接:http://www.rainbaby888.com/txt_0_i2eiv/4nii4ii2.html

第二书包小说网 三好小说网 顶点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棉花糖小说网飞速中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